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最近身边很多朋友在问这样一个问题:当前经济形势这么差,政府又不断超发货币,实体经济根本就不挣钱。一方面一线城市的资产价格已经较高,三四线城市的去化压力大,更不敢买了;另一方面人民币又在不断贬值。当前到底应该是买资产?还是尽快把人民币换成外汇,把财富转移至国外?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析框架,但我想有几个问题是大家普遍关注的:如何看待货币超发的趋势?什么样的资产值得投资?汇率会如何变化?政府会保房价,还是保汇市?投资者该如何应对?

我的第一个观点:未来泡沫化生存将成为常态。

先给大家分享一则小故事,2010年中国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由马仁选先生获得,核心的发明是“人民币对印技术”。什么是“人民币对印技术”呢?过去政府印刷钞票是先印刷一面,然后再印刷另一面。现在科技进步了,一张纸直接两面可以同时印刷,印钞票的速度直接提升了一倍。中国M2的供应从2008年开始加速上升,2009年增速和绝对数超过美国,并且继续保持高歌猛进的节奏。截止到2015年年底,中国的M2数值已经是美国的1.813倍。其实,不仅仅是中国,全球各国的发展趋势类似。2000年美国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,启动了房地产金融泡沫来支撑;2008年地产金融泡沫破裂后,又启动了美元泡沫来支撑。各国政府已经习惯于用一个更大的泡沫来托起那个即将破裂的泡沫,泡沫托起泡沫、泡沫化生存将成为常态。只不过中国的货币发行规模相对更大一些而已。

我的第二个观点:核心城市核心资产依然是最值得信赖的投资选择。

有些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:北京南四环的房价都突破7/平米了,一线城市的房产还能买吗?我老家呼和浩特的房产相信大家更不敢买了,供应量太大,房价不升反降。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城市?如何选择资产?以什么样的投资方式进入?首先,我们看城市的选择。城市的本质是什么呢?借用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爱德华教授的定义:城市的本质是用最小的交通量换取最大的交换量。所以一线城市一定是越长越大,越大越长。全国每年毕业的10位大学生,其中就有一位会来到北京就业。所以,城市的选择我个人看好北京和上海,而且更看好北京三环附近以及上海的内环核心区;其次,如何选择资产?我的建议是如果可以买住宅,首选住宅,因为它的流动性和杠杆最优。但往往因为限购等原因不能多买。其次,投资写字楼,此后的排序是街铺类商业、购物中心、酒店。资产管理要求越高的物业,投资压力会越大。同时,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是写字楼旧楼收购等城市更新类项目,这些资产的价格非常低;最后,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?我个人不建议直接持有物业。随着房地产基金的蓬勃发展,以投资人的身份进入不仅可以享受较高的收益,而且也省心,资产增值、退出等事宜由专业的机构来负责。

我的第三个观点:人民币长期来看会继续贬值。

红楼梦中的丫环红玉说过一句话:“千里搭长棚,没有个不散的宴席”。任何通过人为管制来控制的价格,从经济学长周期的视角来看,势必不可持续。但关键是速度。很多人说汇率是一个经济问题。错!汇率百分之百是一个政治问题,而利率才是一个经济问题。如果人民币短时间内大幅贬值,势必会引发境内资金的恐慌。大量资金外流会很快让外汇储备枯竭。同时,对外依存度高的进口食品(如石油、农产品、矿石等)采购成本将大幅提升,甚至会引发输入型通货膨胀。所以,人民币贬值更可能是一个细水长流过程。

我的第四个观点:政府会加紧管制货币外流,聚焦保房价。

对于政府而言,保房价和保汇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政策方向。所谓保房价,更像是俄罗斯模式,控制国内资产价格的稳定,放任汇率变动。20141215日卢布一夜暴跌13%。这种模式更适合政府强管制国情,国内稳定是第一位的;所谓保汇率,更像是日本模式,直接刺破资产价格,银行破产、房企破产、购房人跳楼等,被迫日资企业变卖境外资产回国救灾。最终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日本经济,但伤了日本的老百姓。这种模式更适合弱管制国情。对于中国政府呢?80%的中国老百姓除了房子就没有其他资产了,只要房子不贬值就不会出现大的恐慌情绪。汇率变动针对小部分人敏感。所以,判断政府加紧管制资本外流,更多是去库存、保房价。

我的第五个观点:投资人适合重仓持有核心资产,适当配置外币。

北京、上海核心区域的优质资产依然是上上选,尤其是在避险心态到处蔓延的当下。同时,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处境也并非易事。如果能实现的话,适当配置少量美元资产也是有必要的。

 

按照官方数据,20161-5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至3.9%,其中5月份的民间投资同比增速只有0.98%,接近零增长,创下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。在这样的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,实业萧条,思考投资方向已经成为了必需品。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李慧忠

李慧忠

23篇文章 4年前更新

高和资本地产科技基金合伙人,金融工程专业博士后

文章